主页 > 新闻 > 关于草书中的共元现象

关于草书中的共元现象

2024-07-05 10:56:36  来源: 中国美术家网

       在怀素狂草代表作《自序帖》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二字连,即“献兹”二字。请看下图1怀素的写法:


image.png

怀素《自叙帖》  


image.png

张旭《古诗四帖》  


image.png

黄庭坚《诸上座帖》


       由上看出怀素连笔书写“献兹”二字是将前面“献”字的末两笔同时作为后面“兹”字的首两笔而写出“兹”字的,作为“兹”字这就省却了首两笔。

       不只怀素,再早张旭的狂草《古诗四帖》中“谢灵运王子晋赞”句中的四字连“谢灵运王”(见图2),“运”字末笔同时又兼为“王”的首笔。

       再看黄庭坚的草书《诸上座帖》中的“执若是”三字连(图3):

       “执”字末笔点原本在“丸”字的撇上,却移位在撇的下方,又同时成了“若”字的首笔点,该点变成“执”字和“若”字共用的一个点。这种出其不意的“重合兼包”连字,不仅减省了笔画,更是为草书增添了意趣。


image.png


       上是出自一《草书大字典》中的“相公”二字。“相”字末笔的点同时也是下面“公”字的点化撇。

       这种相邻字间的“重合兼包”现象使我们联想到民间的一种类似情况,即民间常见有种带祈福避凶求吉含义的连体字,诸如黄金万两、好学孔孟、招财进宝、唯吾知足等等(见下图)。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以“黄金万两”四字为例具体说: “黄”字末两笔“八”同时又是下面“金”字的首两笔,而“金”字的末三笔同时又是下面繁体“万”字的草字头,繁体“万”字的下半停又成“两”字。

       这种连体字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词语、词组,其主要字形就是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种。据说这种连体字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因为连体字长期被用在道教符箓上,而符箓向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晚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又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愚以为,这不仅是老祖宗玩文字游戏玩到极致的具体表现,也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变化。

        这种上下两字笔画互兼的合体现象在汉简中也可见到,下图是 “至于”、“令史”的汉简实例。


image.pngimage.png


       张旭、怀素、黄庭坚将民间的这种手法巧妙地借鉴并运用在草书中,确实给草书增添了一定的意趣。为了研究便利,我们不妨将它称之为“共元体字”。

       众所周知,人们把各种电器、仪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部件称之为元件,诸如电子元件、气动元件、电器元件等。那汉字中的某种笔画、部首也如同电器的零部件一样是汉字的元件,那上下两字连笔重合的笔画或部首部分就是“共元”部分,上下两字自然就成为“共元体字”。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上说:“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文中所谓“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上下两字的“共元体”部分。

       其实这种“共元体字”不只是像怀素《自序帖》中“献兹”那样表现在草书上下两个字上,就是一个字本身也有“共元”现象,甚至比两个字的体现的更多!请看下面狂草大家张旭的《肚痛帖》 :


image.png


       上面《肚痛帖》中右起第四行末字“益”字的草法“image.png”,中间一笔略显弧形的横既是上停的末两笔,又是下停“皿”字草法“image.png”的首笔,也就是说这笔略显弧形的横便是“益”字上下两停的“共元(共同元件)”。我们不妨就把.草书“益”字称作“共元体单字”。

       从上述张旭、怀素等人上下两字的字间“共元”和张旭《肚痛帖》中“益”字单字的字内“共元”,完全概括了草书共元现象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一是上下两字的“字间共元”,二是单字本身的“字内共元”。草书的传统纵式决定了两字的字间“共元”只能是上下两字,一般不会出现左右两字的字间“共元”,更不会出现像唯吾知足那种上下左右中间共有口字的字间共元。

       从历代流传下来的草书中, 除了上述几例古人上下两字的“字间共元”外,今人也偶见一例:下是中国书协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书法报》执行主编陈新亚书写杜甫的一首绝句:


image.png


       杜甫绝句六首之一: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上例中“翡翠”二字就采用了草书共元法,即“翡”字下停“羽”与“翠”字上停“羽”合二为一,只写一“羽”,上下纵式自然浑成。

       总的来说,字间共元为数不多,然而单字本身的字内“共元”却并不少见。作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似更突出,创出多个“字内共元体单字”。下面将我从草书中粗略发现的单字字内共元的“共元体单字”列举如下:

       1, 好: image.png 。“好”字是左右结构,由左“女”右“子”构成。王羲之将左“女”横与右“子”中横合二为一:image.png。一横和“子”的下部弧化都成了“共元”。

       2, 益: image.png 。王羲之也如张旭一样将上停“八一八”末笔“八”与下停“皿”字草书“image.png”首笔合二为一成“共元”:image.png  。 溢字王羲之也写成:image.png。  尔后不少书家也都如此写法。 而且,以“皿字底”构成的字也多形成字内共元体单字,如下:  

       孟:image.png   猛:image.png  盈: image.png    蓋:image.png    

       盡:image.png   盎:image.png     盛:image.png   廬:   image.png

       3,裳:image.png  賞: image.png    當: image.png    黨:     image.png

       掌:image.png     學:  image.png             

       4,琴:image.png   琶: image.png

       5,飘: image.png  驚:image.png   鸯:image.png   養:    image.png

       6,乳: image.png  孰: image.png  熟:   image.png 塾:  image.png

       7,卷:image.png  倦:image.png    惓:image.png    捲:  image.png                                                                                                                              

       8,牵:image.png  搴:image.png 攀:image.png     

       9,履:image.png  等字。

       从上列字内共元的例字中可以看出有的是直接共元,如“琴”字;有的是先省略再共元,如“養”字;有的是先符号化再共元,如“履”字。

还有一种是先移位再共元的字内共元单字,祝枝山写的“魂”字,就是先将左边的“云”字移至“鬼”的上方,再将“云”的末尾弧化与“鬼”的上部形成共元的:image.png。 还有王羲之的“衿”字:image.png ;再如董其昌的 “裙”字:image.png、祝枝山等的“鸭”字:image.png 等。

       草书为了简约速写,自章草开始就已广泛采用了省略、移位、符号化等多种草法,充分显示其书写的灵活性、可塑性。后汉崔瑗在其《草书势》中说“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远而望之,摧焉若注岸崩崖,就而察之,即一画不可移,纤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这里的草法标准就是“临时从宜”“ 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本文中草书的这种共元现象,不论是上下两字的字间共元,还是单字自身的字内共元,均未出格,符合“略举大较,仿佛若斯”的标准,都应属传统草法之一种。对它有必要认真加以研究、学习、继承和创新发展。运用这种草法,我以为至少必须遵循两点,一是自然,二是易于辨识。在草书创作中本人也注意进行一点探索性尝试。下面两幅作品尝试运用了上下两字的字间共元法:图1李白庐山谣的诗句中“黄云万里”的“万里”,万字末笔半弧同为里字首笔;落款名字“青龙”,草书青字末点同为草书龙字的首点。

 image.png

图1

      图2写的是辛弃疾的词:青玉案 元夕。草书中“黄金”二字采用了字间共元法,“盈”字则是字内共元法。


image.png

          图2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谈今草人们往往总将符号化当作主要特征,其实符号化在章草阶段就已有近百分之九十的符号完成了定型。今草由于字间连写简化的要求促使共元化应运而生。今草的这种草法是传统草书的一种特殊现象,只有认真细致地加以研究,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2016年3月初稿,2018年1月终稿)



觉得好就分享吧: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